上一页|1|
/1页

主题:海南省真想降房价吗?

发表于2010-02-03
海南房价之高引发全国关注。

    当地官员屡次表明稳定房价的愿望。1月26日,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表示,不希望“地王”出现,政府也不能因眼前一时利益助推地价上升。同时,他也给房地产业吃下定心丸,海南因为其资源的稀缺性,土地和房地产将越来越珍贵,在未来30年房地产都将是海南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政府要多管齐下,保持房地产健康发展,促进稳定上升。

    海南房地产目前的现状当然不能用稳定两定来概括。在今年1月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后的5天之内,整个海南省商品房销售量就达到了2008年全年销售量(2008年海南商品房销售额为171.12亿元)。
发表于2010-02-03
在海南省房地产狂热跳升后,当地政府做了什么降温的措施?

    听其言不如观其行。在国际旅游岛概念催热海南楼市后,1月15日,海南宣布今年3月底前暂停商业性开发土地出让,暂停审批新房地产开发项目。消息一出,如火烹油,以往一直温和上涨的海南楼市直线飙涨,不少楼盘房价直接跳涨,有的干脆封盘不卖。难道当地政府不知道此时捂地不售的直接后果就是房价跳升吗?我们实在不应该低估政府官员的智商与财商,尤其是对谙熟中国经济的地方官员。

    海南省暂停土地出让,进行类似于股市涨跌停板的举措意在何处?有媒体报道,知情官员表示暂停土地出让旨在抑制房地产炒作,进行科学规划,而不是要减少土地供应,“今年我们将向国土资源部申请追加土地利用计划指标,进一步加大土地供应量”。与此同时,目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正在加紧制定中,预计1月底就能提交国家发改委审批。

    这些原因都是台面上的原因,而另一个原因似乎是为了实现土地价格最大化。
发表于2010-02-03
   一些线索可以显现端倪。2009年11月16号《海口晚报》一篇题为《海南:省级土地收储欲破部分市县地价低局面》的文章表示,海南部分地区过早出让土地,地方政府缺乏一级开发能力,导致很多土地被贱卖。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厅长严之尧坦言,目前地价还没有体现出海南土地的价值。根据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统计,目前海南的土地总面积约354万公顷,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只有26万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8%。

    为了今后不再为贱卖土地、收益全被开发商拿走而后悔,海南省正在学习外地土地储备的先进经验。有海南官员同时透露,为解决部分市县过早出让土地导致很多土地被贱卖的问题,海南正探索的省级土地收储模式仍在进一步酝酿。按照海南省正在探索的省级土地收储模式,今后市县城区以内的土地收储及交易原则上由地方政府自理,省级收储中心不插手。但市县城区范围之外的省级重大基础设施或是与旅游岛开发建设有关的大片区开发,或将由省级收储中心统一负责。海南省正试图利用省级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建成一个大的土地交易平台,用较少的成本来统筹全省土地资源,使得土地利益最大化。
发表于2010-02-03
 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在海南的全国性房地产开发企业超过100家,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虽然没有1992年的上万家房地产企业那么多,但目前房地产投资占固定投资比例正在与当年看齐。相信在土地垄断打包上市后,海南的地价仍将有跃升。

    海南还在调整移民人群。借助规划,希望成为旅游与购物岛,因此让海南成为富裕人群的集聚地。如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负责人强调,海南对土地供应也是有保有压:“近期特别将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地指标,控制普通商品房尤其是低端的移民式商品房项目的用地供应指标,严格防止圈地和贱卖土地。”

    来看看房地产对于地方财政和拉动GDP的威力。2009年上海房地财政近千亿元,占财政总收入25%;2008年浙江省GDP的21486(亿元),商品房销售金额为1872.9642(亿元),商品房销售的GDP占比为8.71%。2009年的浙江商品房销售4302.8770(万元),占2008年浙江GDP的20.02%。
发表于2010-02-03
  不要说海南不希望房价下降,有哪个地方政府是真正希望房价下降的?从海南省的种种举措来看,无非是希望借助新规划的契机,使海南经济从虚转实。房地产价格要涨,但不能猛涨,要在今年三十年内逐渐上升,成为海南取之不尽的财富宝库,而不能半年之内透支殆尽。

    不过,如果海南房地产维持目前的疯狂势头,海南经济将迅速由实转虚,除了收获泡沫之外,一无所有。

注:海南似乎美滋滋地,觉得风景这边独好,房地产价格上涨是经济上升的产物,殊不知是接到了烫手的山芋。
发表于2010-02-04

不降不行!!!!

本地人怎么买房,怎么结婚,怎么消费拉动经济?

发表于2010-02-04
短期内降不下!!!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