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房价下跌似假象 地产商或将“扛”到年底?

发表于2010-06-18

   编者按:4月1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以下称“国十条”),从增供给、抑需求多角度出手,开始了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步伐。在“国十条”下发刚满两个月的时候,各地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是不是能与最初政策的预期相一致?房企可承受的政策压力有多大?

 

房价真的跌了吗?

   据媒体报道,端午节假日北京二手房日均成交量与总成交量同比均大跌77%。沪上购房人群观望情绪日益浓厚,整体楼市显得冷淡。楼市新政之下,日前绿地集团旗下的一个上海项目--绿地蔷薇九里小高层以7.8~8.2折的价格销售,比此前恒大、万科、保利等公司给出的降价幅度更高。深圳新房成交价格连续两周大幅回落,目前每平方米成交均价在1.7万元水平附近。而在此前,深圳每平方米成交均价超过2万元。

 

   又有媒体报道,继招商地产后,世茂股份、冠城大通等房地产公司也纷纷宣布暂缓增发,甚至包括ST星美这样的“借壳”地产企业,也已经宣布退出重组。曾经汹涌的房地产企业增发潮在六月份戛然而止,对此,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增发潮的降温,可能会让房地产公司修改今年的销售计划和扩张计划,令处于高速成长期的公司不得不降价卖房,换取资金安全。

 

   诸多迹象似乎表明,房价,果真在政策的持续作用力下,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然而,这是不是意味着缩量后的大幅降价即将开始?

 

事实或非如此

   曹旭特指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地楼市的交易量确实是降下来了,但是价格很多地方还是在涨。“我们在判断各地房价涨跌的时候,更多要看加权平均的数字才有意义。”他说,“目前二手房市场、北京通州等地区、深圳等地的房价确实是有下降,但是部份楼盘价格却还是在涨。比如北京近期新开盘的楼盘,一共将近400套房,排号就达到了3700个,这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涨价几乎是没有悬念的。”

 

   为什么在如此强力的政策下,依然没有能够使房价有效的降下来?曹旭特认为,这与市场预期有很大关系,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家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同时,房地产商的资金链没有收到根本影响,不差钱的现状,使得他们对调整的力度有了一定的抗压能力。

上一页|1|
/1页